足球报道
Wedding photos
中国足球协会社会监督员制度实施满一周年总结会议日前在京举行,据会议披露,自去年建立该项制度以来,监督员累计参与各项工作监督达238人次,对提升足球行业治理透明度、促进足球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这一创新机制始于2024年初,当时足协为响应国家关于足球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,拓宽监督渠道,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一批社会监督员,监督员来自各行各业,包括法律界人士、媒体记者、退役运动员、教育工作者和资深球迷等,具备广泛代表性和专业素养。
一年来,社会监督员通过现场观察、专题研讨、列席会议等多种形式,对足协各级国家队赛事、青少年足球赛事、裁判员选派、职业联赛等关键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监督,特别是在争议判罚核查、球员选拔机制、赛事组织运营等敏感环节,监督员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。
据足协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介绍,监督员们不仅关注顶级职业联赛,还将监督范围扩展到了全国各级业余联赛和青少年赛事,在最近举办的U15全国锦标赛中,监督员团队对赛事公正性和青少年球员保护措施进行了全程跟踪,确保了赛事的规范运行。
社会监督员机制运行一年来,已成为足协与社会各界沟通的重要桥梁,通过定期举行的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,监督员们能够直接向足协管理层反映社会关切,就足球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出质询和建议。
在最近一次关于裁判工作的研讨会上,监督员就VAR技术使用标准、裁判员考核公开度等问题与足协技术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,随后足协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裁判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其中采纳了多名监督员提出的具体建议。
社会监督员机制的引入,对足协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,为确保监督员有效履职,足协专门制定了《社会监督员工作规程》,明确了监督员的职责权限、工作保障和反馈机制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监督员在球员权益保护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,针对年轻球员培训补偿、转会纠纷等问题,具有法律背景的监督员提供了专业视角,帮助足协完善了相关纠纷解决机制。
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社会监督员的工作机制,包括建立更加科学的监督员遴选轮换机制、拓展监督范围到足球产业发展的更多领域,以及加强监督员专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。
足协正在研究建立监督建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,确保每一条监督意见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,形成监督闭环,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高社会监督的效率和实效。
社会监督员制度的实施,是中国足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探索,通过引入外部监督力量,足协正在构建更加开放、透明的治理模式,这对于重建公众对中国足球的信心、推动足球运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随着这一机制的不断完善,社会监督必将在促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